带孩子去哪儿过“六一”?几天前的儿童节不少家长把目标锁定在了博物馆。“寓教于乐,既长知识又长见识。”不过,家长们的想法却似乎引不起孩子们的兴趣,“没意思”、“没劲”成了孩子对一些博物馆的评价。
博物馆该如何与时俱进,才能抓住孩子的心呢?
▲中国电影博物馆
互动项目半数在“沉睡”
“海战模型拍摄”维修中、儿童区互动项目有破损……中国电影博物馆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但记者参观了七八个互动项目,其中只有一半能参与,其他都处于维修或停止状态。
“好多项目都停了好多年了,就2007年刚开馆那一两年能用。”一位工作人员回忆。
记者发现,唯一可以让儿童参与活动的电影动画展厅问题也不少。一台演示动画形成过程的模拟设备,是一个放倒的圆盘,图片按照顺序在圆盘内放好,当圆盘转动起来,就能看到图片渐渐动起来,形成动画效果。然而将圆盘转动起来的把手已经不见了,“我半年前来的时候,这个把手就不见了,这么长时间也没人修。”一位参观者说。
孩子评馆
7岁的乐乐跟着父母来过两次中国电影博物馆,间隔时间一年左右,然而乐乐发现场馆几乎没有变化,“这个博物馆没啥意思,能玩的东西太少了。”本来对电影很感兴趣的乐乐,在电影博物馆却找不到乐趣。
▲中国科技馆
解说词“看不懂”
记者游览展馆发现,由于展品旁的解说词不够通俗易懂、部分设施损坏无法正常使用等原因,前来参观的一些学生对于科技馆内的展览似乎兴趣不大,在馆内草草浏览了一圈,便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掏出手机等电子设备玩起游戏来。
在一台可以制造出“丁达尔现象”的展品前,一名学生摆弄了两下展品,又看了看旁边贴着的解说词,摇了摇头说,“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解说词没看懂”。
孩子评馆
上小学四年级的牛牛参观完了说,解说词太难了,要是有人能在旁边像老师一样给讲解一下,就好了。
▲北京自然博物馆
化石是真是假没人说得清
位于天桥地区的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一家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字号国家级博物馆,馆内不乏稀有珍贵的历史藏品,但一些藏品的介绍却乏善可陈。
过了安检进入大厅,“古爬行动物厅”中一架高3米左右的巨大恐龙化石矗立在中央,“妈妈,这个化石是真的还是假的啊?”小女孩问,而一旁的恐龙化石的介绍牌上却没有答案。
记者带着同样的疑惑询问了展厅内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回答也比较含糊:“这里大部分恐龙化石都是真的。”但究竟哪些是真的,哪些是仿品,工作人员也解释不清楚。
孩子评馆
8岁的鑫鑫从小就爱逛自然博物馆,“有些展品很有意思,但又没有更详细的介绍,我就只能记下来,回家让大人帮我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