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存在手工3D打印么?这位设计师教你做

日期 | 2018-01-23 来源 | 设计癖

  “植缮”花瓶

  这一系列作品的最初概念是对3D印刷陶瓷的流行而激发的灵感。设计师基于仿生学,以徒手的形式复制了3D打印机的做法,将一个个圈状结构堆叠起来。

  容器是通过堆叠、折叠、压、拉来建造的,这些步骤通常由湿粘土的重量决定。

  这些容器的外观随着制作方式的变化呈现出起伏不定的状态,几乎被推向结构的极限。与机器不同的是,设计师能够觉察到黏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极其细微的变化。

WDCM上传图片

  只有对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不断的实验和观察,才能够获得这种对于可塑性和可操作性的感知能力。在没有固件和机器加工的情况下,任何两个容器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WDCM上传图片

  该作品在自动化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强调了艺术家的手工之美。

  这种对物体可塑性和可加工性的了解,只有通过亲手实验和观察,才能够处理和操作材料。在没有固件或机械的过程中,没有两个容器是相同的。

WDCM上传图片

  而陶瓷制作过程中,自编缠绕技术往往导致破损和扭曲,在制作的过程中,干燥和烧成阶段经常会有意外变形。这个意外的情形为作品赋予了额外的“侘寂”之美,一种对于无常与不完整性的接纳与赞赏。

WDCM上传图片

  正如该项目的名称所暗示的,植物生命被用来填补和美化裂缝,随后的作品成为活的有机体,并将在未来几年成长和演变。

  事物的缺陷在此没有被刻意隐藏,而是得到了强调和美化,为“可见的修复痕迹”赋予了可持续性。

WDCM上传图片

  因此,原本不确定的事物获得了意料之外的设计美感。

  手动3D,听起来是不是还挺酷?